近日,中國聯通啟動NB-IoT模組招標項目,采購規模預期為300萬片,限價35元/片,中標廠商不得低于4家。
這幾個數字引起了筆者的注意。作為對比,C114去年獨家報道的中國電信NB-IoT“宇宙第一標”,規模“僅”為50萬片,供應商僅有一家中興物聯(現更名為高新興物聯),同時中國電信提供每片30元的豐厚補貼。中國聯通本次招標,規模更大、供應商更多、價格更低,且出現了顯著差距。
那么,這是否是NB-IoT產業鏈從2017年起步,到2018年走向規模商用的正常演進?從今年來看,NB-IoT應用并沒有引爆點,盡管需求不斷增長,但缺乏數量級的突破。針對上述差異,C114進行了深入探究,試圖梳理聯通本次NB-IoT模組招標背后的產業邏輯。
價格探析
要探討中國聯通NB-IoT模組招標的邏輯,首先要看去年中國電信的“宇宙第一標”。中國電信在去年率先完成30萬NB-IoT基站升級部署,并試水應用,50萬片的規模,也是去年最大的一塊蛋糕,吸引了12家模組廠商參與競標。
中國電信只選擇了一家供應商獨吞訂單,其邏輯在于,如果分散份額,各家廠商都拿不到太多訂單,難以產生規模效應,而規模效應是降低產品開發成本的關鍵因素。同時,中國電信還提供了巨額補貼,相當于模組價格的一半,以刺激產業鏈快速降低成本。
要知道,NB-IoT當前主要取代GSM應用,而GSM模組經過這么多年不斷成熟、降價,成本每片降至20元以下,NB-IoT盡管相比GSM有功耗低、廣覆蓋、大容量等諸多優勢,但去年約60元每片的高昂價格,是規模推廣應用的最大障礙。
中國聯通開出35元/片的限價,必然經過對行業的廣泛調研,廠商能夠承受以不高于35元的價格投標。從這個角度看,中國電信的策略取得了成功,推動產業鏈將NB-IoT模組價格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降低了40%。模組廠商、芯片廠商都出了大力。
物聯網行業知名人士趙小飛對C114表示,35元每片的限價,如果量足夠大,廠商不至于賠本賺吆喝,已經可以做到,當然并不怎么賺錢。按照中國聯通的招標規則,中標廠商預計少則幾十萬、多則上百萬的量,足以產生規模效應,從而降低成本。“在激烈競爭下,報價甚至會進一步下降。”
趙小飛表示,NB-IoT模組成本下降一方面是芯片成本,例如聯發科、銳迪科(RDA)的芯片主打性價比,加入競爭必然會拉低整體價格;另一方面,模組廠商自建生產線,在材料、制造工藝等方面的進步,也能夠幫助降低成本。
“35元的限價,模組廠商能夠掙到錢,關鍵在于能否拿到大量的低價芯片貨源。” 另有匿名業內人士對C114指出,能夠滿足運營商需求的芯片廠商并不多,海思可能是本次招標最大的受益者。
規模探析
某種程度上說,NB-IoT是被中國通信業“催熟”的。NB-IoT在2016年6月凍結標準從立項到協議凍結僅用時不到8個月,成為史上建立最快的3GPP標準之一。工信部則下發了《全面推進移動物聯網(NB-IoT)建設發展的通知》,要求NB-IoT基站數到2017年末達到40萬個,到2020年達到150萬個。
三大運營商積極響應。中國電信、中國移動啟動規模建設后,中國聯通也在今年完成了30萬NB-IoT基站建設,并沒有實質性落后,處于同一起跑線。有了基站,有了網絡,就能開展應用。問題在于,行業對NB-IoT有多大的接受度?中國聯通本次300萬的招標量,又將如何消化?
上述匿名人士認為,從2018年的應用推進來看,300萬絕對一個巨大的數字。“各家的需求應該都上了百萬級,但總量預計在600萬左右。一家大型燃氣公司可能需要1萬個終端,300萬的量,就要找幾十個這樣的客戶。目前來看,全面落地很難。更有可能的,是一個分簽的框架性協議,向行業表明姿態。”
趙小飛也認為,煙感、消防等行業可能對NB-IoT終端有較大的需求量,而水務、燃氣等行業,終端替換的生命周期較長,即使中意NB-IoT,也不可能很快就全面替代,這需要一個過程。
一位模組廠商人士對C114表示,去年中國電信簽下的50萬訂單,實際上也是到了今年才全部消化完成,用了大半年時間。在這個過程中,廠商對于產品的性價、運營商對于行業應用的推廣,也更有心得。因此,不用太介意中國聯通這筆訂單的釋放進度,重要的是能夠搶到多少訂單,提前“卡位”。
產業鏈探析
既要搶下大額訂單,又要大量備貨面對不可預測的進度,還要壓縮成本,這對模組廠商的運營能力是很大的挑戰。多位受訪人士均認同,NB-IoT模組廠商將出現強者恒強的狀況。小廠商一般會偏向保守,難以承受大量預先開支的風險。
據C114了解,目前國內主流的模組廠商,毛利率普遍較低,成本壓力都很大。不過,高新興、日海智能等上市公司在去年強勢介入這一領域,通過收購等方式迅速做大規模,并利用上市公司的雄厚資金實力化解風險。這兩家公司預計將是中國聯通本次招標的有力競爭者。
盡管不看好今年能夠大規模應用,但受訪人士均對C114表示看好NB-IoT的產業前景。而且從成本來說,NB-IoT還有進一步降價的空間。趙小飛認為,GSM模組經過十年時間,規模化效應推動下帶來成本降低,比如直播星在短時間內達到上億的需求,以超大規模迅速降低了成本,從相對高位價格降到了20塊以下,從而具備了很高的性價比。NB-IoT模組降到GSM模組價格,理論上是可行的。
NB-IoT目前的應用規模,在吃掉芯片、工藝成熟的成本下降紅利后,難以支撐進一步大規模降價。因此,規模應用和成本下降,是相輔相成的。中國聯通本次招標,對NB-IoT產業鏈發展無疑是一大利好,對廠商來說則需要在拿下巨額訂單的同時,注意防范低利潤率帶來的風險。
中國聯通本次大規模招標,還透露出另一個隱含的信息:中國移動、中國電信也會有大量需求。預計中國移動2018年新增1.2億個物聯網連接,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分別新增6000萬個,這其中NB-IoT將占據重要位置。能夠借勢形成規模效應,將是NB-IoT模組廠商未來幾年取得長足發展的必要條件。
廣州雙健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0076206號
聯系電話
微信掃一掃